首页 |期刊 |艺术家 |展览 |培训 |画廊 |读编往来 |投稿 |订阅杂志 |联系我们
用户:密码: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中国书画》全国各地代售点
《中国书画》“梦之色彩——当代女...
沈鹏先生最新代表作《沈鹏书自作古...
灼灼其华---长城书画研究院15人书...
《中国书画》杂志社2016年书法邀请...
木铎声中——北京师范大学书法专业...
  推荐阅读
书画同源
明治世废汉字议
临书一得
尤伦斯走了,股票来了
无私的捐赠 永远的奉献
  下期预告 更多>>

 
 

研究

怎样临习《九成宫醴泉铭》

[唐] 欧阳询 楷书《九成宫醴泉铭》(局部,宋拓本) 27.7×14cm 龚心钊旧藏


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是中国书法史上最为重要的楷书经典之一,至今仍然是人们、特别是初学者最为经常临习的楷书范本。它在中国书法史上的意义不言而喻。

《九成宫醴泉铭》是拓本,原迹不传,所以对于我们了解它的本来面目产生了一定的困难。其实,也恰恰因楷书原迹不传,为我们留下了更多想象和阐释的余地。比如说,《九成宫醴泉铭》结字瘦长严谨,显得十分险峭严峻,但它实有极为生动的一面。譬如,《九成宫醴泉铭》的三点水就极有姿态。欧阳询楷书墨迹今已不存,但从拓本上,我们依然能推想墨迹中的三点水是何等生动。所以,临习《九成宫醴泉铭》需要想像力。在临习《九成宫醴泉铭》时,除了要学习其严谨的一面,我以为还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唐] 欧阳询 楷书《九成宫醴泉铭》(局部,北宋早期拓本) 故宫博物院藏


一、如何取生动之致。唐人的书法以精严著称。唐楷达到了不可企及的高峰后,给后代出了很大的难题。唐以后,虽也有精于楷书的书家(如赵孟頫),但大家极少。或是书写工具的问题,或是用功不够,我们很难找到唐人对楷书的那种感觉。大概是我们的感觉已经不太容易接受唐楷经典以外的严整书法,太工整了总容易给人以板滞的感觉,成为“能品”。所以,唐以后有不少书法家在写楷书时常留下一些看似不完善的破绽,以期在严谨的楷书中增加一些活泼的意趣。明末书法家董其昌深明此理,提出了“生”与“熟”的概念,并认为自己的书法因“生”而得一种秀色。但这个“生”又有个度的问题,太“生”易被认为离经叛道,或使参照系失灵,无从判断。所以要“生”得有新意,但又不离原典的基本法度的规范,和经典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让观者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所以,在临习《九成宫醴泉铭》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后,可以多想想如何写得“生”些。

[唐] 欧阳询 楷书《九成宫醴泉铭》(局部,北宋拓本) 故宫博物院藏


二、尽量理解《九成宫醴泉铭》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周边的书法环境。欧阳询是由隋入唐的书家,在存世的隋代碑版中不少还有隶书遗韵,如著名的《龙藏寺碑》,其中许多字的横划右端就微微向上挑出。欧阳询本人也写隶书。在他的儿子欧阳通的书法中也依然能见到带有隶书意味的横画。所以,在学习《九成宫醴泉铭》的书法时,适当地掺入隶书的笔法是一种合乎情理的尝试。这样写能产生更为古雅的艺术效果。

[唐] 欧阳询 楷书《九成宫醴泉铭》(局部,南宋拓本) 故宫博物院藏


三、临习《九成宫醴泉铭》,学得不好容易板滞。可以参考欧阳询的同代书法家虞世南的书法,尽量向朴厚的方向努力。这样或许能在险峻之中,带入一股清新圆润的韵致。

以上是本人学习唐楷(包括《九成宫醴泉铭》)的一些体会,仅供学书者参考。

——选自《中国书画》2010年08期

 
友情链接
数字期刊
合作站点
博看网读览天下喜阅网悦读网龙源期刊网91悦读网VIVA阅读百度艺术百科
版权所有:《中国书画》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亮甲店130号恩济大厦B座4层   邮政编码:100142
电话:010-63560706   传真:010-63560985   技术支持:15910958576   网站广告:010-63560706-1019
京ICP备090269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