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艺术家 |展览 |培训 |画廊 |读编往来 |投稿 |订阅杂志 |联系我们
用户:密码: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中国书画》全国各地代售点
河山溢彩:《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
诗花墨雨——《中国书画》杂志社书...
与道俱往——中国代表性人物画名家...
“墨者乐春”《中国书画》名家作品...
芒鞋不染——纯空法师新作展暨“国...
  推荐阅读
书画同源
明治世废汉字议
临书一得
尤伦斯走了,股票来了
无私的捐赠 永远的奉献
  下期预告 更多>>

 
 

新视野

特别推荐|王维

艺术简历

王维,号容堂,室名朗庐、沁文斋。1983年11月生于湖北荆州,200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系。美评人、艺术市场策划人,现为北京文津阁国际拍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


艺术评语:

书印之外,别有一壶天地

              ——谈王维刻壶的趣味

在壶上刻字,恐怕有久远的历史了。这属于制壶工艺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字是为壶作装饰的。然而,高明的刻字家可以让壶和字相得益彰,乃至不知何者为主,何者为辅。就像那造型精美的壁画、功力深厚的题匾,绝不只是建筑物的装点,而富于独立欣赏的价值。我看到王维所刻的壶,便由衷地感到赞叹,他通过刻字,让本来就工艺考究的壶增添了艺术的含量,愈发显得趣味高雅,耐人把玩。

他能够做到这一点,是他对书法、篆刻的深入体悟分不开的。王维的书法以篆隶见长,用笔流畅、简净;篆刻受黄牧甫的影响很大,分间布白饶有匠心。前人多称“印从书出”,意思是印章要从书法汲取营养。王维的书法则有“书从印出”之妙,用笔与结字都饶有黟山派篆刻的趣味。

刻壶是不同于书法、篆刻的另一方天地,而又和书法、篆刻有息息相通之处。由于字形要适应整个壶形,所以刻壶的布局类似于书法的章法。由于呈现出来的字形毕竟是刻出来而非写出来的,所以又更多地体现了篆刻的刀趣。王维刻壶,能够远胜刻字工匠之所为,是因为他将书法、篆刻的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于刻壶这种艺术形式之中,笔趣、刀趣俱佳,结字或方或圆,章法或疏或密,与壶身浑然一体。

王维还在自己刻壶的拓片上题字,这时,他的书与刻完全成为脱离壶身的独立的审美对象了。可以看到,他的书法让刻壶变得富有表现力,而刻壶也启发了他的书法表现。

我想,刻壶并不是王维一时兴起的雅玩,而是一种值得长期投入心力的艺术形式。书、印、壶,任何一种艺术,都可以为另外两种注入营养。期待看到他更为深远的探索。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系主任 邓宝剑教授)



王谢家庭多玉树

                       ——谈王维的书法与篆刻        

关于书法和篆刻的关系,前人多有论及,自明清以来,大多主张“印从书出”“以书入印”,大意即强调在篆刻作品中体现该书家篆书的个性,追求印风与书风的统一。在我看来,书法是王维在学校读书时的专业,篆刻又是他的长项,他的书法创作与篆刻创作是相互影响的——这种影响既包括具体的、有迹可循的字法、笔画形态等,也包括思维方式、作品格调等抽象层面的相似。特别是他的篆刻对他书法创作的影响,是值得细细分析的。

我常跟王维开玩笑说,你这名字得沾同名诗人王摩诘多大的光!不过此王维和唐代的王维未必不具备可比性,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一切艺术品都具有诗的特点,能体现出诗性。如果这个观点成立,此王维在艺术风格上颇类彼王维,因为他的书风、印风和唐人王摩诘的诗歌有着相似的格调和意境——都追求简约空灵、澄净蕴藉,同时,也都经历过追求雄浑、华丽的阶段。拿他的书法来说,此王维曾痴迷缶翁篆籀、鲁公行草,但后来却选择了简静闲雅的格调。

雄浑之致易得,平淡之美难求。吴悦石先生在《快意斋论画》中曾说:“画贵有静气。悬之素壁,韵味悠长,怡情养性,神气存焉。”书法亦然,以静为贵。但对于“静”境的追求与营造则需要书家的潜心涤虑、默默修为:他必须经历过风格区间开阔的系统训练,在审美上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和追求(这或许得益于读书阅世),并在技法上有约略而细腻的传达。这种传达体现在作品上即简洁的笔墨。恽南田说,“笔墨简洁处,用意最微”,这里的“微”不是微少,而是精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淡然无极,而众美随之”之境。我想这也是王维的作品所要追求的品质。

从笔法上说,王维的篆书近两年致力于做“减法”,用笔以“平铺”为主,大有刊落驳杂、直指本真之趣。尽管篆书难以达到雅俗共赏(主要由于识读的障碍),但我相信普通读者依然可以感受到他作品中的那种清简劲健、澄净蕴藉。他的行书近作从笔法上来看接近吴俊卿,但从格调上来看似乎更接近陈曼生,其意境萧疏简淡、笔触轻盈自在,我想这可能和他的创作观念有一定关系:写篆书的时候他可能有完成“作品”的意识,而在写行书的时候,他传达出的似乎更接近一种遣兴的、游戏式的笔墨。所以,我觉得王维在行书方面的发展空间更大。

王维的篆刻创作也从取法秦汉逐渐走向对流派印的学习和吸收,对他影响较大的篆刻家主要有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朱复戡(王维对朱复戡先生的篆刻墨稿亦颇有研究)、齐白石等。促成这种转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他汉印的底子扎实,又颇重用刀的趣味性,即便是以平实的汉印风格创作,也不免带入几分情趣和性格,所以更容易受到流派印的影响;二是他工作条件便利,时常可以见到大量清人一流的篆隶作品和印谱,因此他可以选择更多的可以糅合的元素。除了借鉴流派印以外,他还尝试将清人书法融入篆刻创作,如伊秉绶敦厚磅礴的隶书等,这些糅合使得他的白文从朴厚走向醇厚,朱文从追求章法的奇巧、线质的工稳走向追求章法的平中寓奇和线质的凝练。所以,他走刀爽利、线质骏健,在适度的工稳中追求些许变化以丰富层次感,作品文雅庄重,精气内含。但无论是从他的书法作品还是篆刻作品中,我觉得我读到的首先是一种操守,具体来说则是敬重古人的态度、坚持主流的路线、不急不躁的状态、向往静逸的格调以及寻求渐变的思路。我推测,王维在数年之内依然会坚持这个思路,但他每一次的尝试和探索都可能引起下一个阶段的突变,所以,王维的新作更加值得期待。

拙见以为,书法家不争青春,篆刻家不争晚年。对于大多数书法家来说,由于他们早年侧重继承且缺乏表现自我面貌的能力,因此人们在书法史上很难领略到他们青春时的风采;而对于大多数篆刻家来讲,由于晚年受目力衰退、腕力不支以及明显的个人风格惯性延续的影响(当然也和文化修养不够有极大关联),他们的创作在晚年也很难有所突破。王维的书法创作从格调上有自己明确的追求,这是他日后进步的基础,因此他并没有刻意于个性的显现;王维的篆刻则不同,他具备扎实多变的刀法并已经开始了多种尝试,所以近些年完全可能达到篆刻创作的“黄金期”。

对于王维的篆、隶书创作,我要补充说明的是篆刻对书法产生影响的利弊。从事篆刻创作和研究的朋友不难发现,王维的篆、隶书作品中,有不少来自他篆刻创作思路的影响。一方面,他有时会将已经“印化”的文字重新带回到书法创作中,这种思路我们姑且称作“以印入书” ——它的优势在于可以从结构和笔画形态上丰富书法创作,同时从整体及细节上使得作品更耐推敲、更有趣味,但与此同时,我认为如果王维的篆、隶书创作长期“故伎重演”,则难免会受到一些套路的影响,因为入印的文字一般情况下都被设计和改造过,这种“设计”的成分越重便越会受到更多的局限,所以我想王维下一步的取法大致还是会回到秦汉上来。

但这种“设计”可以被剥离出来应用于其他的方面。比如王维刻壶,他会根据壶型将钟鼎铭文、摩崖碑刻、简牍镜鉴、砖瓦陶文等巧妙改造、随形布势,既吻合于壶的风格,又增添了壶的品位和情趣。同时,他还将自刻铭文拓下来,题跋钤印,使之成为独立的作品。特别是那些题跋内容与拓片内容重合的作品,题、拓两相辉映,让人既能从拓片中感受到盎然古意,又能从墨迹中感受到笔触的灵动、书写的自如,对比刀锋看笔锋,别有一番趣味。

当然了,王维刻壶并不是为了使之成为商品。撇开茶道且不说,通过刻壶,他要体验和追求的是如壶一般的品性,他要为自己书法的格调找一个参照——与其说他是以书饰壶、以书养壶,不如说他是以壶养心、以壶养品。不过说起刻壶,陈曼生自然是浮现在我们脑海的头一号,他还曾说自己“有制壶之癖”,并在《菊壶图》上题写“茶已熟,菊正开,赏秋人,来不来”,而今正近重阳,这壶来得也忒是应景!

王维的启蒙恩师名字中有个“树”字,所以他曾号“小木”。小木,意即小树。云林高士(倪瓒)曾有名句“王谢家庭多玉树”,这句诗曾多次被溥儒引用,想必也是溥儒先生所喜欢的句子——毫无疑问,昔日的王小木已然成为今日风华正茂之王家玉树了。

(作者系《中国书画》杂志编辑 刘光)


作品欣赏

拓1:延年

拓3:玉乳泉,冝延年

拓4:吉康

拓5:大千世界

拓8:仁者寿

拓25:林泉

 

 
友情链接
数字期刊
合作站点
博看网读览天下喜阅网悦读网龙源期刊网91悦读网VIVA阅读百度艺术百科
版权所有:《中国书画》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亮甲店130号恩济大厦B座4层   邮政编码:100142
电话:010-63560706   传真:010-63560985   技术支持:15910958576   网站广告:010-63560706-1019
京ICP备090269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