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艺术家 |展览 |培训 |画廊 |读编往来 |投稿 |订阅杂志 |联系我们
用户:密码: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中国书画》全国各地代售点
河山溢彩:《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
诗花墨雨——《中国书画》杂志社书...
与道俱往——中国代表性人物画名家...
“墨者乐春”《中国书画》名家作品...
芒鞋不染——纯空法师新作展暨“国...
  推荐阅读
书画同源
明治世废汉字议
临书一得
尤伦斯走了,股票来了
无私的捐赠 永远的奉献
  下期预告 更多>>

 
 

新视野

新视野·中国代表性人物画名家八人跨年展

  时间:2016-02-25 09:30:00 |来源:中国书画


 

  编者按:由《中国书画》杂志社主办的“与道俱往—中国代表性人物画名家八人跨年展”于2015年12月26日至2016年1月3日在《中国书画》杂志社美术馆展出。展览共展出了郭全忠、李乃宙、王玉良、马国强、戴顺智、孔维克、张立柱、王晓辉8位中国人物画家的五十余幅中国画精品。参展画家们经过多年的艺术探索,各自在人物画领域卓有成就,受到了学术界和收藏界的广泛关注。本次展览是杂志社2015年下半年重要的学术性展览活动之一,是对“弘扬书画艺术、推广经典文化、传承人文精神、促进艺术繁荣”的办刊宗旨的最好体现,同时也是《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美术馆2015年度学术交流、展览工作的完美收官。

与道俱往
 
——中国代表性人物画名家八人跨年展前言
◇ 任君伟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著名人物画家郭全忠、李乃宙、王玉良、马国强、戴顺智、孔维克、张立柱、王晓辉等人,经过多年的艺术探索,已然在自己的创作上拨清纷繁芜杂,走向单纯,贴近生活,更加接近绘画语言表现的深沉境界。透过这次展出的五十余幅人物画作品,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他们笔下的形象表达,在意境的追求上犹如唐代司空图《诗品》中所说的“与道俱往,著手成春”,他们在作品中表现出的功力、趣味和风格特征十分凸显,是对绘画本体精神的最好阐释。
    首先谈他们的功力与趣味。我们知道,若要在艺术创作上形成一种风格,有一个基础性的前提,就是要通过学习传统获得笔墨技巧和功力,包括对传统人物画的精神感悟,通过素描表现获得造型上的功夫。在人物画创作上两者缺一不可,并综合形成艺术功力。这种功力首先表现在技法上,包括笔墨、皴法、构图、造型等方面的因素,而其中尤以笔墨对造型的解读最为重要;其次是对传统人物画的现代性解读。参展的这8位画家,其作品中皆有这些明显的艺术表征。对于中国画而言,功力似乎与风格问题关系不大,因为功力的获得在研习传统时要有倾向性,你选取了某种传统路数,对日后风格的形成往往具有导向作用。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地注重技法功力,忽视传神写照和精神表达,往往就会丢失艺术趣味。这8位画家在具备传统功力的同时,在作品中都较为注意趣味的传现。他们所追求的趣味,便是重视主观的抒写和发现,而不大拘泥于客观物象与固定成法,是主体和客体的合一。作品既有功力又有趣味,对于风格的构建就不太遥远了。
    其次说他们的现代题材与传统笔墨。社会发展到今天,现代景观已经大大占据了我们的视野。与传统题材相比,现代题材常见诸于西方美术,主要解决怎么画的问题,但是之于中国画,却要解决传统笔墨的现代性难题。这8位画家在所展示的作品中并不回避现代题材与传统笔墨之间天然形成的某种难以协调的矛盾性,而是通过长期的艺术磨合、积淀,最终使得他们的绘画作品拥有了一种经典品质。我个人认为,画家在面对现代题材时,不必要被传统束缚,要“以最大的功力打出来”,敢于“无中生有”,敢于应物象形而创构新的语言形态,要敢于拓宽传统绘画语言的审美内涵。应该看到,由于和传统笔墨拉开距离而直接表现现代题材,作品往往会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风貌和艺术特色,但与传统绘画相比,其经典品质则会相对稀薄。因此,现代题材与传统笔墨之间的矛盾关系不应该是绝对的,两者应该有一定的通融性,在表现现代题材时也要有效地利用传统笔墨资源,这样就不仅有助于经典品质的确立,而且也有益于风格的建构。这8位人物画家在面对现代生活题材时,一方面试图重新开掘传统资源,另一方面则力求从西方绘画中借鉴新的语言因素,最终使之达到两者的融合。
    最后论他们的样式与风格。在这8位画家中,他们的作品虽然已经具备了某些样式,但是我觉得还不能称之为风格。因为样式不同于风格,样式带有某种程度的人为性和不确定性,而风格则表现为自然生成的性质,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8位画家都是通过研习传统打下功夫,追求艺术上的趣味,进而师法造化,感合时代,其风格因子已经酝酿在他们的作品之中。在我看来,对于中国画而言,风格的确立有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就是要真正讨得一种出乎自己天性、天赋的笔性。这种笔性,既观物,又观我,得乎天然,天人一体。有了这种笔性,无论是面对自然,还是面对古人,或者面对现代题材,面对西方艺术,你就拥有了一种主动权,而有了自己的笔性,你的作品也就生出了趣味,即使在处理现代题材时,也不至于茫然失措。当然,笔性也需要磨炼,在与传统艺术的交流中加以磨炼,使古人的笔墨精华在这种磨炼中逐步吸纳到自己的创作中,再进一步对其修润、充实,从而做到文质彬彬。但在磨炼的同时,我们不能磨掉笔性固有的、天然的品格,这种与生俱来的天然笔性,才是风格形成和确立的不易金丹。

郭全忠  老红军  179cm×97cm  纸本设色  2015

李乃宙  李可染像  136cm×68cm  纸本设色  2009年

王玉良  月光  68cm×68cm  纸本墨笔  2008年

(此文摘自《中国书画》2016年第2期“新视野”栏目)

 

 

 

 
友情链接
数字期刊
合作站点
博看网读览天下喜阅网悦读网龙源期刊网91悦读网VIVA阅读百度艺术百科
版权所有:《中国书画》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亮甲店130号恩济大厦B座4层   邮政编码:100142
电话:010-63560706   传真:010-63560985   技术支持:15910958576   网站广告:010-63560706-1019
京ICP备090269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