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艺术家 |展览 |培训 |画廊 |读编往来 |投稿 |订阅杂志 |联系我们
用户:密码: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中国书画》全国各地代售点
与道俱往——中国代表性人物画名家...
“墨者乐春”《中国书画》名家作品...
芒鞋不染——纯空法师新作展暨“国...
《中国书画》杂志社邀您进入“书画...
杨晓阳大写意理论研讨会在《中国书...
  推荐阅读
书画同源
明治世废汉字议
临书一得
尤伦斯走了,股票来了
无私的捐赠 永远的奉献
  下期预告 更多>>

 
 

专家论道

专家论道

时间:2016-02-25 09:30:00 |来源:中国书画


 

 

高凤翰与指墨
◇刘墨

    为什么从高其佩之后的画家们会对指画情有独钟?郑板桥在题高凤翰的画跋中,道出这一奥秘。他认为恽寿平、王翚诸人之作皆不能破古人牢笼,“独高且园轩然特出,冠绝一时,复堂(李鱓)、西园一头一尾”。这里的西园,即是高凤翰(1683—1749)。换言之,在郑板桥的眼中,能够突破前人藩篱的唯一法门,即是指画。
    康熙四十年(1701),19岁的高凤翰在乡试时结识了擅长指画的朱岷,在朱岷的影响下,高凤翰也开始了指画的创作。高凤翰在诗中称赞朱岷的画说
:“人生各有寄,所见成心胸。譬如嗜饮食,酸咸各不同。我有画友朱家老仲真怪绝,所见常与鬼神通。当其落笔叫得意,何有古法横胸中。”这里透露的信息是,朱岷在指画创作中才摆脱了“古法”的束缚。
    无疑,高凤翰受到影响最多的,仍然是高其佩。雍正二年(1724),高凤翰42岁时作《连藕荷花》诗题小引记:“为甘怀园司马指墨。”甘怀园是高
其佩的同乡,亲承高其佩指授,能得天趣。雍正六年(1728)秋,高凤翰46岁时北上赴京应试,正值高其佩被免职在京,前往拜会并客居其家。雍正八年(1730)及雍正十一年(1733)至十三年(1735)间,高其佩从弟高其倬任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高凤翰时任安徽歙县丞,为高其倬的僚属,因而深得其宠信。雍正十一年(1733)高凤翰因事留住高其倬抚署,寒夜公余,借书画自娱,指画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乾隆元年(1736),高凤翰54岁时《题且园翁指头画龙》诗赞道:“抟墨老仙墨奇绝,十指五指和盘铁。每笑世人含腐毫,死兔灵中乞生活。墨奇落想想亦奇,神工鬼斧天为师。雕盘虎啸未快意,放手更作云龙嬉。拿空搅海乱云水,混茫元气酣淋漓。如山大颡昂层雪,双勾怒攫丹渊披。自言往在西湖上,亲见游龙狎巨浪。湖上湖中咫尺迷,睹面垂湖逼相向。此之画者将毋同,鹤飞无处问仙翁。翁乎翁乎不可作,但见突兀开沧溟。安得蹑虚驭气入海去,与龙上下腾烟空?”


[清]高凤翰  山水图册之四  22.5cm×37.9cm  纸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


    高凤翰又在《与张吾未随笔六札》中评道:“常谓指画有二病,一病太似,刻画板滞以求工。评者评为与笔无辨。审尔,何不竟用笔作,而必仆一此甲肉何味哉。一病太不似,任意涂鸦,墨堆轮囷,略无伦脊。评者以为□画气。此又报仇行劫,牵画入魔,慎不可训也。取爪痕之萧疏,以助生辣,行乎六法之教,而仍不失矩度者,则指画之义得矣。”
    作画要在“似与不似之间”已经为人们所熟知;“取爪痕之萧疏,以助生辣”,正是高凤翰的得力之处。“生”与“熟”相对—一开始的“生”,是
因为技术不成熟;技术过于成熟,又会为成法所拘,因为“熟”便容易失去天真,因而容易甜俗,一切皆在人定之中,天心无处着落。技术成熟之后的“生”,完成的是对“熟”的超越,故尔好的艺术家,每每能于生辣处见真性灵。
    高凤翰从事指画,中年右手病废之后,又以左笔尝试创作,不受理性支配的左手,恰恰达到了他一直追求的生拙、古涩的审美效果,因而创作也进入
了一种顶峰状态。黄易评论高凤翰的指画艺术时认为:“南阜书画,有味外味。板桥以其品格在石田(沈周)、青藤(徐渭)、且园之间,评论是矣。易谓此派,大涤子(石涛)劲敌也。苍老之中,气韵奇秀,似又过之。”高凤翰从艺术思想到创作,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后人也将他与高其佩并称为“二高”。


(本文选自《中国书画》杂志2016年第2期“专家论道”栏目)

 
友情链接
数字期刊
合作站点
博看网读览天下喜阅网悦读网龙源期刊网91悦读网VIVA阅读百度艺术百科
版权所有:《中国书画》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亮甲店130号恩济大厦B座4层   邮政编码:100142
电话:010-63560706   传真:010-63560985   技术支持:15910958576   网站广告:010-63560706-1019
京ICP备09026929号-1